摘要

班级心理委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因年龄、时间、空间和情感等方面的天然优势,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活动开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心理委员的能力结构包括:正确的心理观念、帮助他人的观念、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心理服务伦理知识、心理问题识别能力、心理咨询基本能力、自我心理调控能力、活动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获取社会资源能力。目前高校心理委员的能力现状总体尚好,但是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摸清心理委员的能力现状,提出提升心理委员能力建设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