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维多利亚时期(1820—1914),《道德经》被当作一本哲学著作呈现给英国读者。对该时期《道德经》译本的书名及序言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首批翻译《道德经》的英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予以高度评价,对其关注和重视程度超过了同时期的美国。这些英国知识分子以译本的序言为基础,选取了西方思想史上伟大的哲学家及英语读者熟悉的哲学概念去类比和诠释老子的哲学,为推动中西文明对话作出了贡献,也让欧洲与中国的“哲学恋爱”延续到了20世纪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