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速率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解放军第474医院肾病科诊断为CKD的成年患者234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ACEI/ARB)、血糖水平(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水平(BUN)、血清肌酐水平(Scr)、白蛋白水平(ALB)、血磷水平(P)、24 h蛋白尿定量等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以患者2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为疾病进展的标准,计算不同eGFR下降率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以及不同原发疾病患者1年和2年的eGFR下降率和疾病进展情况,评估影响患者疾病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34例患者2年内共有81例患者评估为疾病进展至ESRD,总ESRD发生率为34.6%,其中eGFR下降率>40%的患者的ESRD发生率显著高于eGFR下降率<4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6,P<0.05);所有患者1年后平均eGFR下降率为12.6%,2年后平均eGFR下降率为24.3%;IgA肾炎的患者的1年及2年的eGFR下降率最低,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1年及2年的eGFR下降率及2年内ESRD发生率均最高。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初始eGFR越低、24 h蛋白尿定量越高、2年eGFR下降率>40%、未使用ACEI/ARB是影响CKD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原发疾病的CKD患者的eGFR下降速率存在差异, eGFR下降率越高CKD患者进展至ESRD的风险也越高。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