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存在部分幔源物质的参与,但是缺乏幔源物质的直接证据。矿区西部煌斑岩脉是相山火山盆地内目前发现的唯一基性岩脉,本文对该煌斑岩的年代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Pb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形成机制、源区特征、构造环境及与铀成矿关系。全岩K-Ar法测年结果表明,本区存在三期煌斑岩,分别为134Ma、120~125Ma和84.5Ma。该区煌斑岩为钠质碱性煌斑岩,富集LILE和LREE,亏损HFSE,具明显的Ta-Nb-Ti负异常,具有岛弧玄武岩和大陆地壳的微量元素特征。该区煌斑岩主要为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经历了橄榄石、单斜辉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在岩浆上侵过程中受到明显上地壳物质的混染。该区煌斑岩形成于伸展环境下板内拉张构造环境,未受到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源区应为软流圈亏损地幔与岩石圈富集地幔的混合,且主要体现为软流圈亏损地幔特征。第一期煌斑岩矿岩时差大,仅为后期铀的沉淀富集提供有利条件;后两期煌斑岩矿岩时差小,不仅为相山矿田铀矿化提供了幔源流体(ΣCO2矿化剂和He),也为铀沉淀富集提供还原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