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性物质对猪苓菌丝体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作者:郑媛; 李仰华; 韩鹏杰; 赵玉洋; 周骏辉; 南铁贵; 杨全; 张敏; 袁媛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14): 129-137.
DOI:10.13422/j.cnki.syfjx.20210911

摘要

目的:为探讨不同外源性物质对猪苓菌丝生长发育的影响,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性物质处理后猪苓菌丝生长速度及其多糖含量,以期筛选出猪苓菌丝的最佳生长条件,为其规模化人工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平皿培养真菌的方法,将猪苓菌丝放在含有不同外源性物质的培养基上进行了培养,以菌落直径来判断菌丝的生长速度,苯酚-硫酸法测定猪苓菌丝的多糖含量。结果:高浓度环磷腺苷酸,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2,4-二氯苯氧乙酸(2,4-D),维生素(V)B1,VB3,VB6,VB9,VB12处理组均促进了猪苓菌丝生长,而吲哚乙酸(IAA),VC,VB2处理组均抑制了猪苓菌丝生长;高浓度环磷腺苷酸,6-BA,GA,2,4-D,VB1,VB3,VB6,VB9,VB12处理组均提高了猪苓菌丝多糖含量,而IAA,VB2处理组均降低了其多糖含量。高浓度VC处理组对猪苓菌丝生长抑制最为明显,但能显著增加猪苓菌丝多糖含量;环磷腺苷酸浓度为2 mmol·L-1,6-BA,GA,2,4-D,VB1,VB2,VB3,VB9,VB12质量浓度分别为6,15,2,4,2,4,6,10 mg·L-1时,均有利于猪苓菌丝生长和多糖含量的累积。结论: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外源物质可以调控猪苓菌丝的生长发育,改变猪苓菌丝生长速度和多糖含量的累积。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