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在温室设置不添加磷(P0)和添加20 mg/kg磷(P20)处理,探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幼套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与禾草内生真菌(Epichloё)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离蠕孢叶斑病(Bipolaris zeae)的影响,以期通过P调节,实现共生微生物的高效利用。多年生黑麦草分别由含有禾草内生真菌(E+)和不含禾草内生真菌(E-)的种子建植。主要结果如下:(1)P显著增加了多年生黑麦草的生物量、N、P含量以及AM真菌侵染率(P<0.05),但未影响植物发病率。(2)P0处理下,AM真菌降低了植物生物量和N、P含量,禾草内生真菌反之;P20水平,AM、禾草内生真菌未显著影响植物生长和养分含量(P>0.05)。(3)两个P水平下,接种AM真菌处理(AME-)的发病率最高,含禾草内生真菌的E+植株最低。(4)AM真菌与禾草内生真菌单独作用或互作的抗病相关酶活性高于对照。
-
单位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兰州大学; 农业部;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