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汉以来佛经译著的大量问世为古代中国带来了西域医学的新鲜血液。而佛经译著和医药文献都属于口语性很强的语料,许多新词新义随着佛教传播的需要而诞生,这些用语在医籍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有些用语由于时代性强、使用不广泛而容易造成误解。对这些用语的正确释读与否,无疑对探寻古代西域和中国医学的原貌及其对当今医学的启示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敦煌卷子中的医学名词"三俱"为例,考证其内涵及外延,论述"三俱"既指佛教医学"三液理论"中生理性的风、黄、痰3种体液本身,也指病理性的风、黄、痰三液及其和合紊乱所产生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