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距离"概念源于西方美学中对"无功利"纯粹审美的探索。在当下传媒艺术语境中,"距离"与"无功利"渐行渐远,也不再局限于主观心理层面,有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非遗表演艺术的再媒介化,本质上是从传统艺术向传媒艺术转变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必然会产生新的美学转向,而"距离"则是一个重要的审美启示,同时也是当今时代的"症候":技术与媒介的进化一方面不断消解着非遗表演艺术与大众生活的距离,一方面又呈现出新的距离问题。本文由外部的物理距离、媒介距离转向内部的文化距离,阐述非遗表演艺术再媒介化景观中审美距离的复杂性,探讨如何在距离逐渐消解的趋势中,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本真与光韵,探索人的审美潜力。

  • 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