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住院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GST的139例患者进行分析,患者术前均行白光内镜、超声内镜、腹部CT检查评估病灶,记录肿瘤大小及部位、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病理等情况。结果:139例GST患者均无远处转移,发生于胃底91例(65.46%),胃体35例(25.18%);年龄37~87岁,平均(60.97±10.12)岁;肿瘤直径为0.5~6.0 cm,平均(2.03±1.47) cm。97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69.78%),超声胃镜检查发现病变起源于固有肌层135例(97.12%);瘤体直径<1.5 cm者,CT检查多无阳性表现。136例经内镜完整切除者中肿瘤直径≥2 cm者52例,最大直径6 cm,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出血及穿孔,另3例行腹腔镜下治疗。结论:GST好发于胃底部,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部分无症状由体检发现。病变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当病灶>1.5 cm时腹部CT可呈结节样突起或占位性改变。对直径≤6 cm且无远处转移的GST可考虑行内镜下切除术。
-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