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新生内膜增生临床研究

作者:张学贤; 杨凯; 冯超凡; 万程; 赵卫*; 胡继红; 孟雪柔; 李自恒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 31(04): 328-332.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新生内膜增生(NIH)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E)或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的4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支架NIH状况及影响因素。两名高年资神经介入医师根据血管造影图像,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即刻、术后随访复查时支架段最狭窄处、颈内动脉岩段直径,并计算每幅图像比率(T值,支架段直径/岩段颈内动脉直径)。结果 T值变化呈由大至小再由小变大的动态过程,远期随访10~15个月(中位12.5个月)T值已基本恢复至术后即刻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瘤长径是患者中期NIH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中期NIH发生的预测因子(OR=0.903,95%CI=0.828~0.984,P=0.020),患者年龄越大治疗后出现NIH的可能性越小。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NIH变化是一逐渐加重、逐渐减轻的动态过程,远期随访时支架段血管直径基本恢复至术后即刻水平。年龄、动脉瘤大小是患者中期NIH影响因素,年龄是独立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