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初以降,修谱之风盛行,各族有谱的同时,一族多谱的现象常常出现。借助此类谱牒,可对家谱话语权的分配、传序人物的选择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和桥程氏的修谱实践即表明家谱修撰时,各房、各支系依据实力强弱掌握不同比重的话语权。在掌握话语权之后,子孙极力设法突出直系祖先的丰功伟绩。故而,一人多传的现象和千篇一律的圣人形象大量出现。更有甚者通过忽视入谱标准、重塑祖先形象的手段,将原本无法立传入谱的祖先纳入其中,这导致各房、各支系所占家谱传序的比例严重失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