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原位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变化规律及围手术期处理因素对变化谱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97例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在术前、术后7、14、30、90、180、360d内及360 d以后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术前、术后拉米夫定服用时间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换的关系;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术中输血量与抗 HBs出现的关系;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方式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转换的天系。 结果 得出肝移植术后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动态变化谱。HBeAg转阴组与未转阴组相比,术后拉米夫定用药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88.5,P<0.05)。术中出血量多的患者更易在术后2周内出现HBsAg阴转(5200 ml 与4200 ml,U=1648.5,P<0.01); 但术式不影响HBsAg的转换。抗 HBs出现者术中出血量多(3800 ml与3000 ml,U=8193.0.P<0.05);但与抗 HBs未出现组相比,血浆输入量、HBIg用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肝移植2周后,术中处理因素对HBV血清标志物变化的影响渐渐减弱,术后3~6个月是病毒易侵入机体的天键时期。随拉米夫定用药时间延长,HBV复制活跃者增多,可能与病毒变异有关,术后应加强对变异株的检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