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试验共设置了枣树单作(CK)、距离两侧红枣0.50 m种植苜蓿(A)、距离两侧红枣1.00 m种植苜蓿(B)、距离两侧红枣1.45 m种植苜蓿(C)4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间作系统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植模式下,间作系统对气温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其中A模式下苜蓿净光合速率较高;间作复合系统对浅层地温有高温季节降温、低温季节增温的作用,不同时期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对降低土壤的无效蒸发有重要意义;在苜蓿全年生产中,A模式产量最高;在灌溉定额的条件下,A模式下作物的贮水量最高,水分利用率也最高,说明合理的间作距离可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在不同种植模式中,A模式对生态系统中光温的利用相对适宜、土壤容重变化较为平稳、水分利用率最高,且产量也达到最高。综合衡量间作系统内的光、温、水分等的生理生态效应可以得出,A种植模式为红枣间作苜蓿的最佳种植模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