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盆地近20年来持续发现大型、超大型气田,其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成藏机理却众说纷纭,尤其是地层超压如何有效促进大气田形成的机理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研究的重点。为此,基于实测地层压力与钻井液密度等开展了地层压力系数与视地层压力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并结合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与气藏发育规律,探讨了四川盆地中西部重点地区超压体系基本特征及其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除山前破碎带、西南部地区喜马拉雅期隆升破裂带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超压现象,超压地层的厚度介于4 000~8 000 m;(2)超压普遍发育,天然气大规模聚集的区域性直接盖层变得模糊与不重要,导致岩性气藏的大规模、大面积、多层系发育成为可能;(3)巨厚超压层及其内部断裂的发育,促进了气源充足、构造相对稳定区天然气多层系与多区带规模成藏。结论认为,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构造相对稳定区巨厚层超压的形成,是现今天然气得以多层位与多区带大规模聚集的重要机制,巨厚超压层内部与其下部地层压力系数较低的区域是最有利于大型气田形成的区域。

  • 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