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AR)药物与敷贴时长的优化组合。方法将240例肺气虚寒型A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组均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取穴相同,治疗1组80例(后剔除5例)用药物组1,贴敷时长4 h;治疗2组80例(后剔除6例)用药物组2,贴敷时长6 h;治疗3组80例(后剔除6例)用药物组2,贴敷时长4 h。3组均10 d治疗1次,共6次。治疗后第1、4周比较3组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AS)、AR症状评分,并统计疗效,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61. 33%(46/75),治疗2组总有效率78. 38%(58/74),治疗3组总有效率79. 73%(59/74),治疗2组、治疗3组总有效率高于治疗1组(P <0. 05)。治疗后1、4周3组AR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1、4周治疗2组、治疗3组AR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1组(P <0. 05)。治疗后1、4周3组鼻部症状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1、4周治疗2组、治疗3组鼻部症状VAS均低于治疗1组(P <0. 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肺气虚寒型AR药物的选择,在温阳的基础上针对性的加入解表通窍之品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结合疗效及安全性考量,贴敷时长4 h更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