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间隔时间肺复张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肺不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麻醉科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1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气腹后不同间隔时间肺复张策略分为P30组(每30 min肺复张1次)、P60组(每60 min肺复张1次)和对照组(围术期不进行肺复张),每组27例。3组患者均行常规全身麻醉;P30组患者于气腹开始后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每30 min肺复张1次,共计8~10次;P60组患者于气腹开始后采用PEEP递增法进行肺复张,每60 min肺复张1次,共4~5次;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肺复张。比较3组患者气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补液量、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术中及术后一般资料;分别于气管插管前20 min(T1)、拔管后20 min(T2)和术后24 h(T3),对3组患者进行十二分区法肺部超声检查,采用半定量评分标准计算肺部超声评分(LUS);分别于插管后5 min(G1)和气腹结束后5 min (G2),对3组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3组患者的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分别于肺复张前、复张中、复张后,经桡动脉有创监测P30组和P60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 3组患者气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补液量、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2、T3时LUS总分显著高于T1时(P<0.01);对照组患者T3时LUS总分显著低于T2时(P<0.01);P30组患者T3时LUS总分显著高于T2时(P<0.01);P60组患者T2与T3时LU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3组患者间LU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P30组和P60组患者LU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30组患者LUS总分显著低于P60组(P<0.01)。3组患者T1、T2、T3时的总前L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2、T3时的总侧和总背LUS评分显著大于T1时(P<0.01);3组患者T2与T3时的总侧L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3时的总背LUS评分显著小于T2时,P30组患者T3时的总背LUS评分显著大于T2时(P<0.01);P60组患者T2与T3时的总背L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3组患者的总前、总侧L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3组患者的总背LU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P30组和P60组患者的总背LU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60组患者的总背LUS评分显著大于P30组(P<0.01)。3组患者组间及组内G1、G2时的pH、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和P60组患者G2时的PaO2/FiO2显著高于G1(P<0.05);对照组患者G1时与G2时的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1时,3组患者间的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2时,P30组和P60组患者的PaO2/Fi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30组与P60组患者的PaO2/Fi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0组和P60组复张中的MAP显著低于复张前和复张后(P<0.05);2组患者复张前与复张后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复张前、复张中、复张后的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复张可增加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肺部含气量,改善术中氧合,间隔30 min复张1次比间隔60 min复张1次对拔管后20 min肺不张的改善效果更显著;肺复张过程中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短暂影响。
-
单位苏州市立医院; 南京医科大学;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