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68例EH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服用替米沙坦降低血压,观察组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降血压,两组均持续服用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氧化应激[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炎症反应[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I3K/AKT信号蛋白[PI3K、AKT、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及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细胞(VEC)数目、VEC表达频率、血管内皮舒张功能(FMD)、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AOPP、NO、IL-1、IL-6、TNF-α、p-AKT、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下降,血清SOD、PI3K、AKT、VEC数目、VEC表达频率、FMD明显增大(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AOPP、NO、IL-1、IL-6、TNF-α、p-AKT、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PI3K、AKT、VEC数目、VEC表达频率、FMD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同时可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EH体内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患者VEC增殖,逆转血管内皮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