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校尉一职由西汉武帝设立,掌城门禁卫,禁卫都城,意在加强京师防卫,历两汉、曹魏、西晋大致沿袭未改,至北魏则为之一变:人事选任高度门第化、文士化;在北魏复杂的政局变动中,城门校尉禁卫都城的职责被夺,沦为散职,地位开始下降;北齐、北周至隋唐时逐渐丧失军事职能,演变为单纯开闭城门的城门郎。北魏实为城门校尉消亡的分水岭。在这一过程中,北魏城门校尉的门第化、文士化与散职化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处于一种相互交织、彼此互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