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与分析盆底超声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运用及其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象,选择同期正常产后妇女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超声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在300 ml膀胱容量下尿道内口形成率、膀胱颈旋转角(θ)、尿道膀胱后角(Ar、As)、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中点的距离(Br、Bs)和膀胱颈移动度(Mu)。结果两组在指导下完成Valsalva动作的情况均较好,且超声图像质量较高,可清晰显示静息状态下以及Valsalva动作下盆腔器官的位置、功能等变化。观察组在300 ml膀胱容量下尿道内口形成率、θ、Ar、As、Br、Bs、Mu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尿道内口形成率为86.0%(4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0%(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超声运用于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能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
单位阜宁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