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消融治疗后辅助化疗起始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林静; 崔瑞; 覃斯; 陈瑶; 黄玉笑; 刘广健*
来源: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 17(04): 300-307.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0.04.003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探究微波消融(MWA)治疗后辅助化疗(AC)起始时间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RLM)患者肝内无复发生存(RFS)及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确诊为同时性CRLM且行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联合AC治疗的患者。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44例,其中G1组98例,G2组46例。中位肝内RFS为22.2个月。根据MWA术后AC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4周(G1)和4~8周(G2)2组。比较G1组和G2组消融后及第1次AC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内R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内RFS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G1组肝内RFS较G2组显著延长(中位肝内RFS,40.6个月vs 12.6个月,Log-rank P=0.007)。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辅助化疗开始时间间隔为4~8周(HR=1.917,95%CI:1.104~3.327,P=0.021)和肝转移瘤个数(HR=1.292,95%CI:1.096~1.524,P=0.002)是肝内RFS时间短的独立影响因素。G1组和G2组第1次AC前、后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对于同时性CRLM患者,在MWA治疗后早期开始AC(≤4周)有助于延长术后肝内RFS时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