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3.0 T MRI的二维定量指标在胎儿肱骨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0月泰安市中心医院74例非生长发育受限胎儿的MRI资料。受检孕妇年龄20~46(30.8±5.9)岁, 孕周26~37(32.7±3.4)周。采集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MRI, 测量胎儿肱骨的二维定量指标(肱骨干长度, 肱骨近侧和远侧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径, 以及肱骨总长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二维定量指标与孕龄的相关性;观察肱骨近侧和远侧次级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结果胎儿肱骨干长度、肱骨总长度和肱骨近侧软骨骨骺前后径均与孕龄呈高度正相关(r=0.83、0.84、0.72, P值均<0.001);胎儿肱骨近侧软骨骨骺横径和肱骨远侧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径均与孕龄呈中度正相关(r=0.64、0.56、0.53、0.53, P值均<0.001);胎儿肱骨近侧软骨骨骺高径与孕龄呈低度正相关(r=0.38, P=0.001)。肱骨远侧次级骨化中心最早出现时间在36~37+6周, 26~35+6周均未见;26~37+6周胎儿肱骨近侧均未出现次级骨化中心。结论基于3.0 T MRI的二维定量指标可较好评估孕龄26~37+6周胎儿肱骨生长发育, 可为产前诊断胎儿肱骨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
单位泰安市中心医院;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