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微环境气调对蓝莓贮后货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鹏; 于弘弢; 李春媛; 贾晓昱; 薛友林; 李江阔*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48(07): 186-194.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8055

摘要

为了明确微环境气调处理对冰温贮藏[(-0.5±0.3)℃]后进行的模拟家庭冰箱[(4.0±1.0)℃]贮藏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莱克西蓝莓为试材,研究3种不同的气体微环境(mMAP1、mMAP2、mMAP3)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的调控能力,并且比较出不同贮后货架时间蓝莓品质的差异。在贮藏及货架期间,mMAP1、mMAP2和mMAP3组的O2含量变化分别为11.6%~18.2%、8.8%~15.9%和1.5%~13.5%,CO2含量变化分别为2.3%~9.1%、4.5%~14.0%和8.8%~21.2%。与对照组相比,微环境气体调控延缓了蓝莓果实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花色苷和可滴定酸)损失和硬度下降,保持了较高的好果率和果霜覆盖指数,蓝莓果实品质排名为:mMAP3组>mMAP2组>mMAP1组。根据贮藏的各类品质指标对不同贮藏及货架天数的蓝莓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20、40、(20+7)、(20+14)、60、(40+7)、(60+7)、(40+14)和(60+14)d。进一步分析表明,O2含量维持在1.5%~13.5%,CO2含量维持在8.8%~21.2%的气体微环境对蓝莓贮藏的效果最佳,有利于蓝莓果实的长期贮藏。从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20+7) d与40 d、(60+7) d与(40+14)d的分值差距较小,说明(20+7) d与40 d、(60+7) d与(40+14) d的蓝莓品质相似。该研究可为蓝莓贮后货架保鲜方法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支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