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索冬小麦全生育期冠层氨挥发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率,设置0、90、180 kg N·hm-2三种氮素水平,利用改进型通气式氨气捕获装置,原位分析冬小麦冠层氨挥发速率及其与叶片氮素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麦田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3周,全生育期累积挥发量为3.7738.704 kg N·hm-2,施氮显著提高了麦田氨挥发累积量(P<0.05),土壤与冠层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3.2897.773 kg N·hm-2和0.7501.461 kg N·hm-2,对麦田氨挥发的贡献率分别为87.2%89.3%和15.4%19.9%。不施氮条件下,冠层无氨气吸收;低施氮(90 kg N·hm-2)下,冠层氨气吸收主要发生在苗期;高施氮(180 kg N·hm-2)下,苗期、返青期和灌浆前期冠层均有氨气吸收发生。冠层氨挥发主要发生在开花期、灌浆末期至枯死期,分别占冠层氨挥发的4.5%9.3%和79.1%99.0%;冠层氨挥发速率与叶片氨气补偿点、质外体NH+4浓度显著正相关(P<0.05),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质外体溶液pH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总之,开花前,不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冠层向大气中释放氨,施肥后,冠层从大气中吸收氨。冬小麦开花后,不论施肥与否,冠层都向大气层释放氨。
-
单位农业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