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核葡萄胚败育生理生化因子灰色关联分析

作者:纪薇; 郭荣荣; 王静波; 焦晓博; 闫钊; 昌秦湘; 董志刚; 王跃进*
来源:园艺学报, 2019, 46(08): 1473-1485.
DOI: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011

摘要

以无核葡萄‘无核翠宝’、‘丽红宝’和有核葡萄‘赤霞珠’(对照)为试材,观测其发育过程中果实和胚珠的形态学、生理学变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6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与无核葡萄胚败育相关的主要生理生化因子。结果表明,‘无核翠宝’和‘丽红宝’分别于花后36 d和32 d胚珠畸形率达最高,开始败育。随着果实发育,3个葡萄品种胚珠中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果肉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在无核葡萄胚珠中先增后降,在败育时期达到最大;POD和CAT活性在两个无核品种中先升后降,在败育时期的胚珠中显著高于有核葡萄,而在果肉中显著低于有核葡萄;胚珠的SOD活性在无核葡萄败育前显著增加,在有核葡萄中则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无核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胚珠中MDA、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等生理指标为无核葡萄胚败育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胚珠SOD活性与无核葡萄胚败育关联度最高,其次是果肉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胚珠数。本研究为今后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采样时期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指导。

  • 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太原学院; 农业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