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药黄芪在经过现代药理学研究后,已被证明在治疗胃癌(gastric cancer, GC)方面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较为零散,大部分仅局限于单个活性成分与单方面的调控机制之间的联系。通过查阅并总结近年来黄芪抗GC的相关性研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整体性的阐述。通过归纳总结发现,黄芪抗GC的活性成分研究多为黄芪多糖、黄芪皂苷、黄芪甲苷以及一些黄酮类物质,它们主要通过介导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gene binding, 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信号轴等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癌变和抑制胃癌细胞耐药性等。此外,通过总结还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黄芪抗GC的机制研究多集中于细胞实验,缺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2)黄酮类在该领域的研究仅局限于芒柄花黄素、山柰酚、毛蕊异黄酮等;(3)黄芪及其活性成分在预防癌变和抑制胃癌细胞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较少。系统性地阐述了目前黄芪抗GC的相关性研究,以期能为黄芪治疗GC的临床应用和有效成分提取提供一些帮助。
-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