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的牵连者——僧居则

作者:王秀林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42(12): 153-199.
DOI:10.19898/j.cnki.42-1704/C.2022.1217

摘要

“乌台诗案”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此案不仅让苏轼身经一百三十余天的牢狱之灾和继之而来的黄州之贬,而且打击面极广,牵连了近八十人。其中,既有活着的如王巩、王诜、曾巩、黄庭坚等苏轼的一众好友,也有去世的张先、欧阳修、刘恕、文与可诸人;既有极力反对过王安石变法的张方平、范镇、司马光、刘挚等人,也有赞成过王安石新法的刘瑾、黄颜等人,当然也还包括王安石的弟弟王安上;既有众多的方内之交,也有苏轼的方外之交,如参寥子和僧居则二人。作为北宋有名的诗僧,参寥子因与苏轼关系尤为密切而受到“乌台诗案”之牵连,似乎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作为一名普通僧人的僧居则,何以受到“乌台诗案”的牵连,令人欲一探究竟。在翔实文献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推断,认为一则苏轼和僧居则感情深厚,二则僧居则收受苏轼讥讽文字,三则当御史台“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之时,僧居则没有上缴。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僧居则受到“乌台诗案”的牵连。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