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oDirect和TomoHelical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林金勇; 胡彩容; 张秀春; 陆军; 柏朋刚; 郑明志; 陈济鸿; 程燕铭; 吴君心; 潘建基
来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 37(03): 216-221.
DOI: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7.03.011

摘要

目的比较4野和6野断层定野照射(Tomo Direct)及断层螺旋照射(Tomo Helical)技术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放疗计划应用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作为回顾性研究,本文选取16例已行调强(IMRT)治疗的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计划系统上分别进行4野和6野的Tomo Direct及Tomo Helical 3种技术的模拟计划,比较3种技术设计的计划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及治疗参数。结果 3种技术设计的乳腺癌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其中,4野Tomo Direct技术对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尤其是脊髓、健侧乳腺最大剂量Dmax,肺的V5,心脏Dmean(F=595.60、129.24、60.44、65.37,P<0.05)的保护优于Tomo Helical技术,但在靶区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方面,以Tomo Helical技术较优(F=2.78、60.93,P<0.05)。6野Tomo Direct技术,在保证较Tomo Helical技术低的危及器官限量的条件下,提高了4野Tomo Direct技术的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此外,Tomo Direct技术的机器跳数均优于Tomo Helical技术,有效地减少了患者治疗时间(F=24.89、3.75,P<0.05)。结论对于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6野Tomo Direct技术设计的计划具有一定优势,与Tomo Helical技术相比,6野Tomo Direct大大降低了危及器官受量;与4野Tomo Direct技术相比,6野Tomo Direct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较优,更适宜于早期乳腺癌患者。

  • 单位
    福建省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