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知是新时代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前提。梳理近代以来不同时代使命下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认知的变迁,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当下的问题。晚清至民国救亡图存的背景下,国粹派主张保存国学,以待复兴,赋予了传统文化教育从根本上"救亡图存"的意义,而激进派则将传统文化从知识资源解构为学术资源。社会主义建设和曲折探索时期,传统文化飘忽沉浮。吸收借鉴百年来的经验教训,在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得以澄清和确认。

  • 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