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曾被列宁赞为"卓越的俄罗斯作家",与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为俄国文学的三巨头。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猎人笔记》《父与子》《前夜》等。屠格涅夫忠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他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体察社会百态,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尤其关注知识分子和农民阶层的生活现状。俄国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曾称赞他:"屠格涅夫是非常聪明的人,具有非凡的诗的才能。"浪漫的诗化创作风格,是屠格涅夫作品的一大特色。这在他的短篇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细腻动人的情感、优美清新的风光、轻灵干净的语言,使他的作品洋溢着诗意。屠格涅夫虽然出生于俄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但思想上与自身阶层的价值观格格不入:反对俄国农奴制,同情被奴役的底层贫苦农民,厌恶伪善、残暴的地主贵族。《猎人笔记》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也令其付出了惨重代价——由于作品中流露出的反农奴制倾向触怒了当局,当局将其拘捕、放逐。《猎人笔记》这本书记录了一个猎人的漫游和思考。本书以狩猎人为线索,记述了发生在俄国乡村生活中的故事。屠格涅夫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像朋友一样与之交往,理解他们的遭遇和疾苦,并借自己的神来之笔,在作品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鲜活灵动、性格迥异的人物群像:农民、管家、农家孩子等。作者善于把握、刻画女性形象,用温和细腻的笔触,呈现出劳动人民纯朴善良、乐观热情和聪明直爽等美好的品格,展示了俄国农奴制背景下的城乡生活风貌,以及清新宁静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