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从计划质量、计划复杂度和γ通过率探讨铅门宽度在宫颈癌容积调强(volume moderated arc therapy, VMAT)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6月到2020年10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放疗中心收治的宫颈癌患者20例,采用Eclipse v13.6对患者宫颈癌术后制定4组容积调强(RapidArc)计划。Half-V组:双弧铅门一端开至最大靶区边缘(Tmax),另一端开至靶区中线T0;Arc1-V组:双弧铅门宽度为2/3靶区宽度;Arc2-V组:双弧宽度为5/6靶区宽度;All-V组:两弧均开至靶区最大边缘,其余优化参数及目标函数均相同。对比并分析4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计划复杂度和γ通过率差异。结果 4组计划靶区剂量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计划左侧股骨头、小肠的Dmax和直肠与膀胱的V30与V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铅门宽度的增加,左侧股骨头、小肠、直肠和膀胱受照剂量逐渐增长。4组计划平均叶片运动轨迹(ALT)、控制点平均射野面积(AP/CP)、子野面积(AP)>64 cm2、MU和γ通过率显著相关(P<0.05):随着铅门宽度增加,AP/CP、AP>64 cm2和γ通过率呈现增长趋势,而MU和ALT则呈现降低趋势。全弧范围内Half-V组的MU/CP曲线整体高于其他3组;全弧范围各组控制点(control point, CP)的AI变化趋势差异不大。结论 宫颈癌VMAT铅门宽度可依据实际需求设置为2/3或者5/6靶区宽度。

  • 单位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