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无愁河》的序言中,黄永玉说,“在文学上我依靠永不枯竭的、古老的故乡思维”。无独有偶,克尔恺廓尔论及写作时也笃定道:“为谁写作?为那已死去的,为那已爱过的”。剧作家孙浩的话剧“抗战三部曲”即是为故乡所写,为所爱所写。终篇《天算》是又一部献给故乡沈阳、献给所爱英雄的颂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