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extravascular lung water,EVLW)联合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中心静脉氧含量差比值[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carbon dioxide difference/arterial-to-venous oxygen difference ratio,P(cv-a)CO2/C(a-cv)O2]在指导脓毒性休克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至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和重庆市中医院中心ICU入住的脓毒性休克患者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组(EGDT组,n=28)和EVLW联合P(cv-a)CO2/C(a-cv)O2组(P/C组,n=22)。监测指标:(1)所有患者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并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行血气分析,通过血气分析测定患者Pa CO2、Pcv CO2、Pcv O2、Scv O2、Hbcv、Pa O2、Sa O2、Hba以及入ICU时和复苏6 h后血乳酸值。计算P(cv-a)CO2/C(a-cv)O2。其中Ca O2=1.34×Hba×Sa O2+0.003×Pa O2;Ccv O2=1.34×Hbcv×Scv O2+0.003×Pcv O2;C(acv)O2=Ca O2-Ccv O2;(2)P/C组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技术(Pi CCO),采用经肺热稀释法测血管外肺水(EVLW),每3 h 1次,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3)乳酸清除率(乳酸清除率=(入ICU时血乳酸值-6 h后血乳酸值)/入ICU时血乳酸值×100%;(4)6 h内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比较;(5)统计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2组患者液体复苏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复苏6 h后MAP、Scv O2、复苏6 h达标率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组复苏6 h后的乳酸清除率和每小时尿量均明显高于EGDT组(P<0.05);复苏液体量、CVP、P(cv-a)CO2/C(a-cv)O2、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均明显低于EGDT组(P<0.05);2组患者28 d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管外肺水联合P(cv-a)CO2/C(a-cv)O2联合指导下脓毒性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能尽早且更准确地判断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组织灌注状态和容量负荷状态,指导临床合理的液体治疗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