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方式,"整本书阅读"是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基本样态,源远流长;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的理念,叶圣陶先生也早在1941年的《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就提出了"读整本的书",并不断完善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理念体系。[1]然而,很长一段时期内,"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只是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存在,而课内学习则一直以单篇短章或原著节选为主。直到2017年,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以下仍简称"整本书阅读")才被明确提出并位列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2]由此,"整本书阅读"逐渐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热点问题,短短几年时间,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案例层出不穷。本文立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版)》,结合统编新教材规定的阅读书目,试对"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实施进行具体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