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省18~60岁居民的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 在山西平遥县和小店区调查18~60岁居民膳食,分别于4个不同季节,每个季节采取7 d 24 h膳食回顾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宏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结果 调查对象391人,其中男性198人,城市男性98人、农村男性100人;女性193人,城市女性94人、农村女性99人。每日能量摄入量:城市低于农村(t=-6.45,P<0.05),男性高于女性(t=14.00,P<0.05),18~30岁组能量摄入最少(F=2.64,P<0.05),初中及以下最高(F=17.23,P<0.05)。每日脂肪摄入量:城市高于农村(t=11.09,P<0.05),男性高于女性(t=6.80,P<0.05),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初中及以下最低(F=25.86,P<0.05)。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城市与农村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05),男性高于女性(t=13.79,P<0.05),不同年龄段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2,P>0.05),高中大专最低(F=3.92,P<0.05)。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教育情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市与农村每日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与女性每日维生素E、尼克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维生素B6外,不同年龄段每日维生素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受教育程度间每日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尼克酸、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城市与农村每日铁、锌、铜、镁、钠、钾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与女性每日钙、铁、锌、硒、铜、镁、钠、钾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年龄段每日钙、铜、镁、钠、钾的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都是18~30岁年龄段摄入量最低(P均<0.05);除硒外,各受教育程度间居民的其他矿物元素摄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山西省391名18~60岁居民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教育情况间营养素摄入有差异。
-
单位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