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阳辐射是地表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表覆被变化是影响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本文选择我国纬度最高省际区域东北三省为研究区,基于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每年8月1日的MODIS地表覆被数据和地表吸收太阳辐射数据,对比分析不同地表覆被变化对地表吸收太阳辐射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18年东三省林地、水域先增后减,18 a间总量分别增加了3.96%和10.51%,耕地先减后增,总量减少1.22%,草地持续减少,总量下降19.36%,建筑用地逐期增长,总量增加11.08%。地表覆被变化以退耕还林还草、优化耕地格局、草地沙化、水利工程扩建、城市化扩张为主。(2)东三省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强度为水域>建筑用地>林地>草地>耕地。变化大于25 W·m-2的剧烈区域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流经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的松花江流域。(3)地表覆被类型的转化会导致地表吸收太阳辐射的变化,以水域和耕草地、耕地和林草地之间转化时的变化最为显著。水域转化为耕草地时辐射吸收值均下降明显,反之上升,与耕地之间在2010—2015年绝对差异最大为-156.66 W·m-2,与草地之间在2005—2010年最大为102.36 W·m-2;林草地开垦辐射吸收值下降,反之上升,林草地与耕地之间绝对差异分别在2010—2015年最大为-13.94 W·m-2和2001—2005年最大为22.36 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