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超疏水材料是一种新型智能仿生材料,具有优良的自清洁、抗凝冰、防腐等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航天、建筑、电力等领域。但在公路交通领域尚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水泥基超疏水材料自清洁技术源于自然界的“荷叶效应”,超疏水表面的微纳结构和低表面能降低了污染物与涂层的粘附力,赋予超疏水表面优异的自清洁性,为水泥基材料的主动防污技术提供了新思路。目前,水泥基超疏材料自清洁理论与技术尚不成熟,主要通过表面微纳米复合结构和低表面能化学物质协同制备水泥基超疏水材料,从而实现水泥基材料自清洁功能。水泥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表面疏水改性和本体疏水改性两种。硅烷/硅氧烷类和硬脂酸等疏水材料因其环保、成本相对低廉,使用频率较高。水泥基表面超疏水涂层处理类型主要包括涂覆法、模板法、层层自组装法等。表面超疏水改性对水泥基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较小,而整体超疏水改性因内掺疏水材料,延缓水泥水化反应,降低了水泥基材料的力学强度。水泥基表面超疏水涂层因其施工简便、性价比高、能耗低,应用更为广泛。水泥基超疏水材料自清洁性能评价方法尚未统一,其中以模拟污染物收集法应用较为广泛。由于水泥基材料工程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从实际工程应用来看,水泥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技术、评价方法、耐久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归纳了水泥基超疏水材料自清洁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对超疏水表面自清洁机理、水泥基超疏水材料制备技术、水泥基超疏水材料性能、水泥基超疏水材料自清洁性能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水泥基超疏水材料自清洁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前景,以期为制备环保、耐久的新型水泥基超疏水材料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