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高校院所和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建设。本文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将1978年以来的40多年分成五个阶段,对上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历程、重要事件、经验做法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在1978—1987年的第一个十年,通过试行科研合同制试点、扩大自主权、拨款制度改革等举措激发科研机构的活力,通过支持科技人员兼职、创业等方式放活科研人员,支持民营科技机构的设立,探索设立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总的来说,分别从增加科技成果供给、扩大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和促进供需对接三个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1988—1997年的第二个十年,引进企业孵化理念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设立上海技术交易所进一步探索常设技术市场,出台上海市技术市场条例等,从激发各类主体的活力扩展到营造环境;在1998—2007年的第三个十年,出台并施行财政、金融、税收、人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设立专门的服务机构和"一门式"服务窗口,进一步探索以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在2008—2017年的第四个十年,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重心转移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先后出台了由实施意见、条例和行动方案构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自2018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法规体系,重心转移到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上来。综观40多年来的探索,上海始终围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企业主体、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政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充分体现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技术交易的方式和应用技术体系建设仍未取得比较成熟的经验,仍须继续探索。
-
单位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