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较为浅显的数学问题,由条件得到结论的过程有共识性认同,常用"易证"、"易得"代替.有时,大家心领神会,数学解题的成功感和乐趣尽显其中.但是,"易证"有时并不让人省心.本文从平时教学中选取几例由"易证"导致解题错误或失败的例子,供大家思考.一、看似简单实则繁复——猜想替代了结论1.题目呈现例 (2018年重庆中考数学样卷二)如图1,已知菱形AOBC的两个顶点A,B,都在反比例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