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肠菌与痰热腑实证证候间的内在联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指南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星蒌通腑胶囊。在入院48 h和证候转变的24 h内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价和粪便采集,在入院当天和14 d进行疗效观察和生活能力评定。运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对采集的样本进行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特征。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用药后NIHSS、mRS评分、临床症状中舌质、便秘、咯痰、积分、痰热腑实证证候积分明显降低,BI总体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中的舌质、舌苔、脉象积分,NHISS评分和痰热腑实证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平均(5.0±1.4)d证候转变,对照组平均(7.5±3.8) d转变(P<0.05)。在门水平上,治疗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治疗组拟杆菌属近持平,普雷沃氏菌属、粪栖杆菌属、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丰度提高,另枝菌属、副拟杆菌属、埃希氏-志贺氏菌属等条件致病菌丰度明显降低(P>0.05)。肠菌与痰热腑实证证候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粪栖杆菌属丰度与咳痰、普雷沃菌属与便干便秘呈负相关,厚壁菌门与舌质,变形菌门和咳痰,梭杆菌门与咳痰、舌质之间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该药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增加益生菌,减少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来改善中医证候,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提高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