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东北林业大学白桦强化种子园中的制种母树为材料,通过自由授粉获得了69个半同胞家系;2014年7月末采种,2015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温室大棚内使用营养钵育苗,2016年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开展造林试验;2019年秋季对5年生试验林各家系的树高、胸径进行调查,同时统计了制种母树连续8 a(2012—2019年)的结实量及结实次数;在各性状差异显著的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种子园母树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在不同家系间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P<0.01),树高的平均遗传力达到了77.16%,胸径的平均遗传力达到了81.30%。通过对2个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结合母树结实量,选出9个家系(1?24、1?29、1?36、1?51、1?58、3?1、3?4、3?31、3?42)为优良家系,这些家系平均树高为4.42 m,超出总体均值10.23%;平均胸径为3.23 cm,超出总体均值14.82%。生长量最优家系为1?58,在树高和胸径的多重比较中均位于首位,树高超出总体均值17.42%,遗传增益达到13.44%;胸径超出总体均值26.60%,遗传增益达到21.62%。根据母树结实量及子代树高胸径生长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共评出优秀母树8株、良好母树13株、一般母树19株、较差母树29株,其中评级为较差的母树将被淘汰。淘汰较差母树后,种子园年均结实量预期增加41.43%,子代树高、胸径预期增加3.74%和5.69%。不同子代家系间树高、胸径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受遗传因素影响大;母树结实量同子代生长量之间无明显关联;母树结实存在丰歉年现象,且有不结实的年份;评价母树,应当结合子代和母树本身进行综合考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