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现状、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67例患儿,收集相关人口学资料、病情、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及体征等,对影响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467例患儿中,有79例(93处)发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6.92%;其中62.37%(58处)的压力性损伤为医疗设备相关,83.87%(78处)损伤程度为1期损伤;压力性损伤高发部位为鼻部[20.43%(19/93)],其次为骶尾部[17.20%(16/93)]、面颊[11.83%(11/93)]、枕部[10.75%(10/93)]、口部[9.68%(9/93)]、足跟部[7.53%(7/93)]、耳后[6.45%(6/93)]。入住NICU时间≥7 d(OR=3.025,95%CI:1.178~7.729)、机械通气(OR=4.568,95%CI:2.110~9.848)、意识昏迷(OR=4.397,95%CI:1.860~10.351)、嗜睡(OR=5.447,95%CI:2.359~12.578)和病情危重(OR=3.142,95%CI:1.184~8.340)是NICU患儿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要以医疗设备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为主,高危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患儿病情、活动受限、医疗设备使用有关。
-
单位南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