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价铬离子耐受菌株的筛选及吸附能力研究

作者:王雪丹; 高云栖; 郑哲斌; 蔡玉静; 白禹龙; 周俊波; 郭茸恺; 于岚*
来源: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3, 46(04): 11-17.
DOI:10.19672/j.cnki.1003-6504.1843.22.338

摘要

六价铬Cr(Ⅵ)污染主要来自钢铁、染色、电镀、皮革加工、冶炼、表面处理工业等排放的污水和废气。Cr(Ⅵ)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黏膜进入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引起遗传变异而致癌。生物吸附法因其高吸附率、无二次污染等因素被认为是新兴的重金属离子回收技术。该文从钢铁厂污泥中分离得到6株耐受Cr(Ⅵ)的细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3株假单孢属细菌、1株诺卡氏菌、1株芽孢杆菌和1株产碱杆菌。在这6株耐受细菌中均鉴定到编码Cr离子转运蛋白的chrA基因。进一步吸附实验证明24 h内假单孢属和芽孢杆菌属的4株细菌能够吸附去除77%左右的Cr(Ⅵ),诺卡氏菌和产碱杆菌的吸附率分别达到66.8%和64.9%。实验结果为微生物重金属耐受机理研究和进一步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