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与理念已经成为显著的话语体系,其蕴含的精神养分对于当前治国实践具有借鉴价值。中华传统刑罚理念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组成部分,其中与当代司法存在契合与关联的检察意指可对检察实践给予启示。尽管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直接论述"检察"的用语与当代司法检察存在差异,但两者强调以国家公权力为保障而行使监督职责的意涵却具有传承性。从古代治国逻辑出发,可以发现中华传统法律思想贯穿在治国之"法"即政治制度与统治架构之中,即包括刑罚手段在内的司法要为治国服务。通过辨别"刑"与"罚"的有机统一及其与逆向激励即赏赐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统治者联合使用刑罚与赏赐才能保证治国之"法"得以贯彻实施,这其中需要监督。古代中国刑罚的从轻与从重选择同样以服务治国为目标,以罚代刑以及刑罚从轻是主流观点,强调以监督体制确保法律的统一实施,这和当代检察监督存在相似性。古代秉持刑罚应该从严从重的理念也不在少数,特别在国家陷入紧急状态时,抛弃监督并严重破坏司法程序而滥用刑罚是一大劣习,当代宪法确立检察机关肩负法律监督职责是避免滥用刑罚的法律保障。最后,利用当前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来探讨传统理念的时代启示,能够进一步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检察领域中的理论意指。
-
单位南京审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