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深层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 原油热稳定性及其裂解特征已成为制约塔里木盆地深层下一步油气勘探与评价的瓶颈之一。本研究选择塔河地区未遭受明显次生改造原油, 采用黄金管封闭体系热压模拟实验, 在恒压、程序升温条件下, 系统分析不同热演化阶段原油热裂解产物与残余物的分子组成。结果表明, 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 伴随着原油热裂解程度增加引起的化合物裂解、环化、芳构化作用, 气体和液态烃产率呈现显著的阶段性, 并显示各自不同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据此分为3个阶段: ①初始裂解期(Easy Ro<1.2%), 与原始油样比较, 残留产物全烃色谱特征未发生显著变化; ②主力裂解期(1.2%<Easy Ro<3.8%), 又以Easy Ro=2.0%为界分为快速裂解阶段和缓慢裂解阶段, 残留产物中正构烷烃相对含量逐渐降低, 同时伴随低环数芳烃化合物相对含量的逐渐增加, 而稠环芳烃相对含量的逐渐增加则与低环数芳烃相对含量逐渐减少相对应; ③裂解末期(3.8%<Easy Ro<4.5%), 以高含量稠环芳烃的富集为标志, 其中残留物全烃色谱上以四环芳烃?占绝对优势。研究结果对有效描述原油的热演化过程、明确原油不同热裂解阶段油气产物的组成和产率特征以及深层原油热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单位浙江大学;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