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及病因分析

作者:白艳; 郑晓永; 方立峰; 裴晓东; 陈佩
来源:河南医学研究, 2019, 28(03): 414-416.

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及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7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检查方法在小肠出血的检查中阳性率分别为:术中内镜100%,结肠镜11.8%,多层螺旋CT扫描(MSCT)8.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69.2%.胶囊内镜71.4%,气钡双重造影21.4%,小肠镜46.7%。37例小肠出血患者中33例检查结果阳性,其中小肠肿瘤10例(27.0%),血管病变10例(27.0%),炎症性肠病5例(13.5%),憩室7例(18.9%),小肠钩虫1例(2.7%);原因不明4例(10.8%)。结论小肠出血病因多样,检查缺乏特异性,根据出血的缓急可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胶囊内镜、DSA、小肠镜检查的检出率较高。小肠出血肿瘤、血管畸形最为多见。

  • 单位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