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庸》是儒家教育哲学中最形而上的作品,整部作品皆是说"修道"之事。修道之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修道。《中庸》是在"敬"与"诚"的张力关系中论说修道方式的。"天命之谓性",天命之于人性的先在性和基础性,意味着修道者首要的德性是对天命的敬畏以及在敬畏中领受和理解天命,此后的"谨慎乎其所不睹"与"恐惧乎其所不闻",则显示出"静中主敬"的功夫的重要性。至于"诚",一方面体现在"君子慎其独"这一首尾呼应的品行之中,另一方面则集中体现在"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之中,亦即修道者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在诚中呈现本性之善,并抓住本性之善,形成善观念,再经由五条目,才能确保自己走在正道上。"敬"与"诚"缺一不可。一方面,对天命的敬畏,让诚之者有了客观的标准,避免了自以为是;内心的真诚,又让其最直接地感受到了来自于天命的本性,避免了天命的抽象。另一方面,敬畏天命的礼仪,有助于致诚;致诚,又会生发出对天命的敬畏。《中庸》这一整全的视野是高明的,值得后学不断返回和温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