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熊果酸对香烟诱导大鼠肺气肿的干预作用及其对肺组织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熊果酸减轻肺气肿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香烟诱导肺气肿大鼠模型,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熊果酸10mg/kg(UA10)组、熊果酸20 mg/kg(UA20)组以及熊果酸40 mg/kg(UA40)组,每组8只。取每只大鼠的右下叶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对HE染色标本进行肺气肿评分即每视野的平均肺泡数和平均肺泡直径的测定。进行TIMP-1、MMP-9免疫组化染色,主要应用链霉素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复合技术。对石蜡包埋的肺组织标本行MMP-9、TIMP-1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熊果酸各组大鼠可见局部轻度肺气肿形成,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略增宽,肺泡腔呈局限性轻度扩大;模型组大鼠肺泡平均内衬间隔(120.17±10.86)μm明显高于对照组(47.76±3.55)μm、平均肺泡数(14.25±10.23)/mm2明显低于对照组(338.08±26.08)/mm2、MMP-9相对阳性面积(18.16±4.62)%明显高于对照组(5.38±0.93)%、TIMP-1相对阳性面积(5.36±2.15)明显低于对照组(12.80±1.31)%,MMP-9/TIMP-1比值(3.38±0.79)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6),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熊果酸10 mg/kg、20 mg/kg、40 mg/kg组平均内衬间隔分别为(104.48±10.85)μm、(80.82±7.68)μm、(53.90±9.92)μm均显著减少,平均肺泡数分别为(165.12±16.65)/mm2、(206.98±25.55)/mm2、(279.94±29.53)/mm2均显著增加,MMP-9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14.31±1.90)%、(10.52±1.88)%、(6.90±0.43)%均显著减少,TIMP-1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7.07±1.3)%、(9.86±1.80)%、(11.56±1.46)%均升高,MMP-9/TIMP-1比值分别为(2.02±0.54)、(1.06±0.37)、(0.52±0.23)均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熊果酸有减轻香烟所致大鼠肺气肿作用,且熊果酸可能通过调节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减轻肺气肿。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天津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