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能谱CT虚拟平扫(VNC)及常规平扫评估肾癌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能谱CT检查(常规平扫,皮、髓质期能谱增强)且病理证实的56例肾癌患者的资料,通过AW4.6工作站生成VNC皮质期和VNC髓质期图像。测量3组图像(常规平扫、VNC皮质期、VNC髓质期)各部位CT值和噪声,同层面病灶的长径、橫径,计算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对三组图像质量行5分制评分,病灶特征行3分制评分,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名医师评分一致性。结果:两名影像医师图像质量评分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67、0.883、0.796);两位医师对VNC皮质期和VNC髓质期图像中的病变特征评分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46、0.811)。常规平扫、VNC皮质期、VNC髓质期三组图像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皮质期组和VNC髓质期组病灶特征评分别是(2.75±0.44)分、(2.79±0.41)分,均在可接受水平以上。VNC皮质期组、VNC髓质期组的CNR和SNR均高于常规平扫(P<0.05);VNC图像的噪声低于常规平扫(P<0.05);各组图像病灶长径、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髓质两期VNC肾实质和病灶的CT值高于常规平扫的,但其差异小于5 HU。结论:对于肾癌的诊断VNC图像在减少扫描次数,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能提供与常规平扫相当的图像质量和病灶特征评估,具有取代常规平扫的潜力。
-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