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小学体育教学由原先的教师为主体变成当下的学生为主体,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学生成为参与体育活动的主体,就会产生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愉悦心理,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同时利于其积极参与意识的建立。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更加强调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教育,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视为体育教学的重心任务。而要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并坚持长期有规律地参与体育活动,这种积极的心理至关重要;第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体育发展方面的差异,有身体运动机能、特长(有的学生体质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