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前瞻性研究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中采用多模式镇痛(multimodal analgesia,M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6年2月—12月行初次单侧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6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MA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侧别、股骨头坏死病程及分期,以及术前髋关节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屈曲及外展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切口周围注射局麻药物、术后切口冰敷及口服塞来昔布,对照组仅术后使用患者自控式镇痛泵;两组术后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曲马多补充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髋关节屈曲和外展活动度、曲马多使用率及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及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术后MA组4例(13.3%)使用曲马多,低于对照组的11例(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56,P=0.072)。MA组术后6、24 h时髋关节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术后48 h及出院时活动状态下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 d两组髋关节屈曲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 d及出院时MA组患者髋关节屈曲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MA组术后1、2、3 d及出院时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A能有效缓解游离腓骨移植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髋关节活动训练,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